一、孩子满18岁父母离婚
孩子达到成年阶段,父母决定解除婚姻关系
在孩子年满十八周岁之际,倘若他/她的父母选择离婚,通常情况下,法院并不会过度干涉或作出关于孩子抚养权归属的明确判决。这是因为,十八岁以上的成年人已具备了完整的民事行为能力,他们不再需要受到父母的直接抚养和监护。因此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二、孩子满18岁后还能起诉以前的抚养费吗
子女成年之后,通常不再具有起诉要求支付其童年时期抚养费用的权利。这主要是由于抚养费用的追偿通常应在未成年人阶段提出。
然而,在某些特殊条件下如前一段时间未能主张抚养费用支付,乃是由于受到欺瞒、威胁等具体因素的影响,此时仍然有机会向法院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条
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前款规定的协议或者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者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三、孩子满18周岁父母离婚怎么判
若子女年满18周岁,父母在离婚之际,应无需再涉及到子女抚养权归属的裁定事宜。因孩子年满18周岁即标志着其正式步入成年人的阶段,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他们已然具有了完整的民事行为权利能力,能够独立地进行各项民事法律活动,并且能自主做出关于自身生活以及未来道路的决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八条
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当孩子步入成年,父母选择离婚的情况?
当未成年子女已满十八周岁时,父母离异不涉及抚养权问题,尊重子女个人意愿。若子女需接受高中及以下教育,法院将综合双方条件判定抚养权。